应用领域

高校、科研实验室

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学科需求、科研目标、安全性、可持续性以及未来扩展性。

    • 基础研究型(如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实验室)

    • 应用开发型(如工程、材料、人工智能实验室)

    • 交叉学科型(如生物医学工程、纳米科技实验室)

    • 教学实训型(本科/研究生教学实验室)

  1. 用户需求调研

    • 与学科团队、科研人员沟通,确定实验方向、设备清单、空间需求。

    • 考虑教学需求(如学生工位、演示区域)。

  2. 合规性要求

    • 符合国家/行业标准(如《实验室设计规范》GB 50019、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等)。

    • 特殊实验室需满足环保、消防、生物安全(如BSL-2/3)或辐射防护要求。

二、空间规划与功能分区

  1. 实验室区域划分

    • 核心实验区:设备摆放、实验操作台(需预留设备散热和维修空间)。

    • 辅助区:样品准备室、仪器室、超纯水/气体供应室。

    • 办公区:研究人员办公、数据分析区。

    • 公共设施区:更衣室、危化品仓库、废液处理间。

  2. 布局设计原则

    • 人流动线:实验人员、设备运输、废物处理路径分离。

    • 模块化设计:灵活隔断,适应未来调整(如可移动实验台、吊顶式管线)。

    • 安全距离:易燃易爆设备独立存放,通风橱与高温设备远离。

三、基础设施设计

  1. 通风系统

    • 全实验室负压设计(尤其化学/生物实验室),换气次数≥6-12次/小时。

    • 通风橱、万向排风罩、局部排风系统(如原子吸收光谱仪专用排风)。

  2. 电气与网络

    • 冗余电路设计(UPS不间断电源)、防爆插座(易燃环境)。

    • 高速网络(支持物联网设备、数据实时传输)。

  3. 给排水系统

    • 中央纯水系统(电阻率≥18.2 MΩ·cm)。

    • 防腐蚀排水管道(耐酸碱材料),应急淋浴装置。

  4. 特殊需求

    • 恒温恒湿室(精度±1℃)、防震台(精密仪器如电子显微镜)。

    • 电磁屏蔽室(电子学实验)、无菌环境(细胞培养)。

四、安全与环保

  1. 安全设施

    • 二级防护:紧急喷淋、洗眼器、气体泄漏报警器(如VOC、CO2)。

    • 三级防护:生物安全柜、辐射屏蔽门(同位素实验室)。
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