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气体管路系统用于安全、高效地输送各类气体(如惰性气体、易燃气体、腐蚀性气体等)至实验设备或工作台,确保气体纯度和稳定供应。
1. 气体管路系统组成
(1)气源部分
高压气瓶:存放压缩气体(如N₂、O₂、H₂、Ar等),需固定于气瓶架,并配备防爆链。
气体汇流排:多气瓶并联,确保连续供气,减少更换频率。
液态气体储罐(如液氮罐):用于大流量需求,需保温绝热设计。
(2)气体输送管道
主管道:材质:316L不锈钢(高纯度气体)
直径:通常 6~12mm(分支管路)或 15~25mm(主管道),根据流量需求设计。
分支管路:通过 球阀 或 隔膜阀 控制气体流向,部分实验室采用 自动切换装置 防止断气。
(3)终端控制装置
气体出口:材质:不锈钢或黄铜,带快速接头 或 螺纹接口,部分实验室使用 VCR(真空密封接头) 保证气密性。
部分实验室采用 EP级(电子级) 抛光管道,防止颗粒污染(如半导体实验室)。
压力调节器:
二级减压,确保出口压力稳定(如 0.2~0.5MPa)。
气体报警系统:
可燃气体(H₂、CH₄)或毒性气体(CO、H₂S)探测器,联动排风系统。
2 安装与维护要求
管道布局:
避免直角弯折,减少压力损失,采用高密封性接头。
不同气体管道需 分开铺设,避免交叉污染(如O₂与H₂管道间距≥30cm)。
检漏测试:
安装后需进行 氦质谱检漏 或 保压测试(24小时压力降≤1%)。
标识与颜色编码:
管道外壁标注气体名称、流向箭头,颜色按标准区分(如O₂-蓝色,N₂-黑色)。